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17篇
经济学   44篇
综合类   11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101篇
经济概况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黎远军 《价值工程》2011,30(36):233-23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访谈等方法,对汉水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现状进行剖析,主要是为了了解汉水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分析汉水流域民族传统体育人文基础及文化优势,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82.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转型图谱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分析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转型时空特征,为开展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依据。研究方法:地学信息图谱分析、涨落势图谱分析。研究结果:(1)1990—2018年黄河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和未利用地,草地和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年均变化率分别为0.04%和2.49%;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年均变化率分别为0.15%和0.17%。(2)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单元以草地与未利用地、耕地和林地之间的相互转换为主,广泛分布在除阿拉善中部以外的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空间分布较集中;其次是耕地与城乡建设用地的相互转换,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中部、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榆林市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南部以及黄河入海口附近,空间分布集中;(3)两个时序单元内,土地利用涨落势图谱中面积变化最大的均为草地,且上、中、下游地区涨落势图谱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研究结果较清晰地展示了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转型时空演变特征,能为摸清转型规律、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3.
运用GIS技术和数学模型方法,以湟水流域典型县域互助县为例,在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县域土地利用分区。结果表明:将研究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分区划分为川水河谷粮、经、林高产稳产区、浅山中山水土保持农林区、半浅半脑丘陵农业稳产区、脑山中山农牧复合区、北部高山林牧发展区和中部盆地工业城镇建设区6个不同分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区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方向。结合分区图和该县的具体情况,分区结果还是比较合理和切合实际的,可以为该县乃至整个湟水流域土地利用分区提供思路,对于湟水流域社会经济、生态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4.
以跨界水问题突出的中亚咸海流域为例,对上下游国家进行了不同水资源策略下的无限次重复博弈分析,并进行参数分析验证其合理性。结果表明:无限次重复博弈可为破解跨界水合作困境提供有效出路。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不论采用何种博弈策略,耐心程度都是开展跨界水合作的基础。引入惩罚项的博弈策略,使得博弈双方达成合作的可能性更大;博弈双方重视未来利益且在一定约束机制的条件下,将倾向选择合作策略。突破跨界水治理困境、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需要流域国家从流域整体利益最大化角度提升互信、寻找共同利益交汇点和利益平衡点,必要时可通过流域机构进行协调并对双方行为进行约束。  相似文献   
85.
为推进黄河流域河南段水环境善治进程,通过对水环境主要特征以及质量现状的分析,结合协同治理理论,构建了由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多元主体参与,基于利益协调机制、信息公开机制、制度信任机制和政策协同机制这4个影响机制而形成的黄河流域河南段水环境协同治理分析框架。基于该协同治理分析框架,针对目前黄河流域河南段水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职权范围、推动多元主体参与以及完善影响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6.
黄河流域在水资源利用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领域偏弱,促进两者空间协调发展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指标的基础上,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黄河流域9省区2004—2018年水资源利用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双系统进行协调发展分析,并运用全局莫兰指数揭示黄河流域双系统协调发展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平稳,在时序上随经济周期的变化有所波动,产业结构升级指标呈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两系统均有显著空间差异性。从总体来看,黄河流域协调情况从2004年的轻度失调衰退阶段提升至2018年的良好协调发展阶段;从省域角度来看,2012年前各省区协调性持续向好,2012年后增长趋势放缓且部分产业结构偏重的省区协调性降低;空间集聚情况上,2009年前耦合协调度有较为明显的弱自相关特征,2009年后自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对黄河流域水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探寻其有效改善措施是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方法 文章基于水足迹理论从社会经济安全、农业用水安全、工业用水安全及生态用水安全4个层面构建黄河流域水安全评价模型,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区域,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熵权法,选取2004—2017年9个省区11个指标,分别对其水足迹、水安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黄河流域总体水足迹呈增加趋势,农业水足迹在总水足迹中占比最大,约92%;黄河流域总体水安全状况呈现变好的趋势,青海省水安全等级最高,内蒙古水安全程度最差;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制约黄河流域水安全状况的主要因素为人均水足迹、农业用水效率以及灰水足迹强度,9个省区水安全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地区差异性特点。结论 9个省区应结合自身短板,因地制宜,制定最适合当地发展的用水战略和节水战略,以适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需求。  相似文献   
88.
目的 为进一步开发柴达木盆地藜麦种植特色农业的产业价值,为柴达木盆地特色种植资源开发、新品种示范推广提供科学定量化的适宜农业气象指标体系。方法 文章基于2014—2018年格尔木市藜麦引种试验资料和平行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多元回归、相关分析进行气象因子筛选,优选出四分位统计方法,构建柴达木盆地藜麦适宜农业气象指标拟定阈值,选用分期播种试验2个优势产量播期进行补充和修订;应用平产年、欠产年、分播期数据进行指标检验。结果 构建出柴达木盆地藜麦不同发育期对应的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适宜农业气象指标,并确定了指标阈值范围。结论 柴达木盆地藜麦适宜农业气象指标构建方法得当,指标意义明确,指标阈值范围符合柴达木盆地藜麦生长发育实际状况,完全代表柴达木盆地藜麦产量形成的最优农业气象资源配置,对进行藜麦特色种植产业发展具有科学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9.
地震正演模拟在油气勘探的工作中十分重要,可以将复杂的地质问题进行简化分析。对临兴地区实际地层发育特征建立模型进行地震正演响应分析,并建立等效模型及流体替换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最终显示的地震波形是不同反射界面数据的叠加,在较高分辨率时,多套砂岩层的反射相互独立;较低分辨率时,多套砂岩层的反射波开始叠加,只能反映包络信息。②从等效砂岩模型看出,砂泥岩等效模型与原模型基本一致,导致通过地震数据解释砂泥岩存在较大的多解性。③高产气层的存在仅会导致波形的位置发生变化,从剖面上看只是深度发生变化,这在实际工作中也很难有效判断是否为气层。研究结果可以指导今后地震资料解释与反演结果解释,提高储层预测符合率及含油气储层的钻遇率。  相似文献   
90.
谢效华  李锋 《水利经济》2022,40(5):69-76
作为我国近现代水利事业的奠基人,张謇的治水思想与主张对近现代水利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对现如今我国治理江河存在着诸多启示。张謇在治理长江流域时提出了著名的“治江三说”理论并推动水行政管理体制变革,这也是现代流域管理机构的最初雏形。根据张謇对长江流域的治理实践,结合我国近年来治理长江流域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加强政府间协同治理、促进多元主体协商共治、深化长江流域河长制改革以推动治江事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